作者 | 末那大叔
来源 | 末那大叔(ID:monadashu77)1微信聊天有个“潜台词”。
当你问一个人:“你没事吧?”
回答“我没事”的,不一定没事。
往往回答“啊?”或者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才是真的没事。
成年后的我们,都在尽力装作情绪稳定的样子。
决定两个人能不能成为朋友的关键,就是看敢不敢麻烦彼此。
中国青年报社做过一次调查:
““66%的受访者觉得,在大城市与朋友见一面很难。”
”每天互相点赞的朋友,可能见了面连话也说不出一句。
常有人提到“社交格局”这个词,讲的是你所在的圈子,决定了你的层次。
然而现实是,没有几个人是把未来寄托在朋友身上的。
《局外人》中一句话就表明了大多数人的社交目的:
“我们与人往来,只是希望在前进的道路上,受到怜悯和鼓励。”
当代贫穷,可能不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而是找不到可以依靠,和可以当着对方痛哭的人。
2读者@ASKA给我留言说:
前两天经历台风的时候,她正好发烧到39度。
家里没有药,也没力气出门,看看外面的大雨,连外卖也不忍心叫。
她划拉着手机屏幕,想找个人诉诉苦,却始终没那么做。
“怕别人担心自己,更怕人家明明不在意,还要装作担心自己的样子。”最后,她还是选择打开网页默默搜索:如何快速退烧。
像ASKA这样的经历,很多人都体会过。
去餐厅吃饭,听说发朋友圈集赞才能打折,宁肯不享受优惠;
周末想要午睡一会儿,结果一睁眼就到了傍晚,手机却没有一条未读;
买高铁抢票,分享加速包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没多少人可打扰。
我们这一生,大概会遇到800多万人。
其中4万人会跟你打过招呼,3600人会跟你有过交集;
270多人会与你亲近,但最后留在你身边的人,永远都是个位数。
为什么很多人宁肯对陌生人敞开心扉,也不肯对朋友说一句心里话?
答案挺扎心的:
“因为友谊太珍贵,一句话说不好,都觉得是消耗。”
今年春天,朋友从北京给我寄了一个大风筝,我爸很是喜欢。
趁着晴天,他说要给好友老刘打个电话,出来玩玩聊聊天。
那时我就在旁边,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
“老刘啊,这周日,出来啊。”
“去哪儿啊老杨?”
“五四广场,放风筝。”
“行。”
年过半百,还能互相陪伴甚至一起“放风筝”的,一定是心意相通的人。
我很羡慕我爸他们这样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熬得住平淡。
现实生活里,大家的交集,多来源于微信的未读,和朋友圈的红点。
有时看着屏幕上的表情包也会怀疑,对方未曾真正听懂过我的心声。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就说过:
“现代人为什么总是夜里在一起喝酒?
因为友谊太脆弱了,需要每天出来证明一下。”
无论是傍晚还是深夜,只要我想喝酒,你说走就走。
当下班时间到,都市人不再被工作需要,心灵总得有个容身之地。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加班、聚餐甚至在大街上闲逛,也不想回家呢?
别问,因为孤独就是答案。
3陈小春说过:娱乐圈的情谊很平常但也很贵重;
会见面打个招呼的人很多,真正的好朋友只有郑伊健。
朋友交到最后,不是看谁混的最好,而是看谁把你放在心上。
《请回答1988》里,住在同一个胡同里的大人们的友谊,让人动容:
谁家做好饭,必定会让孩子们送一些给隔壁邻居去;
缺钱的德善妈妈还没开口借,便收到了邻居塞在菜篮子里的信封;
阿泽爸爸受伤住院时,另外几家人轮番过来陪床照顾,毫无怨言。
大多值得交往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付出的比例。
在被他们保护、帮助的每件小事里,你都能看到他们的格局。
现代人的通病,就是不懂得如何麻烦别人,学会了藏好懦弱。
明白当世界大雨磅礴,无人为自己背负更多。
但同样越是坚强的人,越容易被一句话打动,被小事温暖。
我跟我最好的朋友,在微信里只有寥寥几条聊天记录。
那年他出国,在电话里对我说:
“这么多年,你是唯一一个觉得我过得不容易的人。”我沉默良久,湿了眼眶,我相信电话那头的他也是。
哪怕生活少有交集,有这么一个人在,你就会安心。
就像你给文章点的每一个“在看”,总会被有心的人读懂。
哪怕不能减少你的悲伤,也希望与你共同咀嚼孤独。
尽管三秋不见,也只是如隔一日,一切就像是昨天。
“你需要的时候,我在。”
*作者:末那大叔,励志畅销书作家,抖音时尚父子,《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当当新书榜第一,私人微信:moshush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