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起源地之谜。
1.正宗安徽牛肉板面
安徽板面的谜在于两点:
① 你不知道老板是不是安徽人;
② 你不知道安徽是不是真的有板面。
对于第二个谜点,通过简单的询问就可以得出答案:安徽作为一个被淮河分割了的农业大省,北边种小麦,南边种水稻。所以板面这种弥漫着一股华北平原粗糙气息的食物自然就盛行于安徽北部,以太和为中心,辐射辐射阜阳。所以安徽牛肉板面又称太和牛肉板面。
那么第一个谜点呢?这就很难说了。据说最正宗的安徽板面都是河北人开的。每天中午石家庄都要响起3万次这样的对白:
老板,nèng份细的板儿面,辣椒多点,加个丸子鸡蛋。
恁稍等,俺马上隔恁下锅。
最正宗的板面,一定要在碗上套上聚乙烯塑料袋。不套的都不正宗。
2.正宗四川麻辣烫
四川麻辣烫和安徽板面面对的是一样的困境:
① 四川究竟有没有麻辣烫;
② 老板来自哪。
四川人吃着冒菜委屈地问道。
我在东北只见过一家真正的四川人开的麻辣烫,因为菜里没有丸子一度濒临倒闭。后来因为进购了一批芝麻酱后又活过来了。
东北的第一批正宗四川麻辣烫也是碗上套塑料的。但后来麻辣烫洗白了,不知道正宗安徽牛肉板面怎么想。
3:59 麻辣烫 - 陈小涛 来自趣你的
3.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界就干净多了。大街小巷都是煎饼果子,却鲜有“正宗天津煎饼果子”的招牌。这是因为煎饼果子市场化全国化的时间比较早,市场融合度高,都卖到曼哈顿了,已经不屑于用地域新鲜感来吸引客源了。
然而。
煎饼果子却是谜团最多的中国小吃,没有之一。关于煎饼果子的谜思有:
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煎饼果子?
果子究竟是什么?薄脆还是大果子(油条)?
薄脆多大为佳?脸那么大还是手那么大?
能不能加不加肠?
能不能加土豆丝?
放不放腐乳酱?
没有甜面酱了怎么办?我该吃吗?
可不可以多加蛋?
饼的大小要与锅的轮廓相吻合吗?
可不可以加烤冷面?
要不要撒黑芝麻?
加土豆丝的煎饼果子是又怎么回事?
两个蛋的话是正反面加还是单面加?
凡此种种,皆为谜思,值得思考。
4.杭州小笼包
老板来源也是个谜,最大的谜,至今未解开。
杭州小笼包,一般不带汤。可能起源上海生煎,可能起源于南京汤包。泛江南地区很喜欢弄小的包子,然后推向全国的小笼包偏偏就用杭州命了名。杭州小笼包常见于火车站和你家楼下。世纪初发展最盛,现有没落趋势,渐渐被山西面食馆取代,可能是老板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投身房地产了。
来自甜党重灾区的杭州小笼包,和华北的咸口豆腐脑最配。
5.正宗云南过桥米线
写上云南俩字的过桥米线肯定是东北人开的。正宗云南过桥米线又称正宗东北砂锅米线。每一个在北方吃过米线的云南人,可能都有过这种在外地了解家乡文化的经历,咦,原来过桥米线是这样的?
正宗云南过桥米线
怎么跟在老家吃的不太一样:
普通云南过桥米线
6.日本寿司
仅限于小吃范畴,不讨论日料饭店。一般都是挂个仿日本仿中国的那种红灯笼,卖紫菜卷饭。寿司一定只有卷的那种,因为贴鱼片那种鱼片太贵了,做出来很薄,卖相不好,抱着泰戈尔诗集的女大学生也不愿意在爆土扬尘的小吃摊上拍照发朋友圈。每天看着隔壁手抓饼什么都卷,红红火火,高傲的日本寿司也只好什么都卷。我见过卷鸭蛋黄的和烤肉的,还在四川见过卷折耳根的。一定蘸白色沙拉酱,我至今不知道日本人吃寿司蘸啥。
这个老板来源就不是谜了,大家都是中国人,肯定不是日本人。
最正宗的寿司是不切开的,塑料袋一套拿手里直接啃。
7.东北四季飘香饼店
东北四季飘香饼店的老版来源不用质疑,肯定是东北人。
该小吃之谜在于:东北究竟有没有东北四季飘香饼店?
我们在哈尔滨的地图中搜索了一下:
未找到结果。
不甘心,你没有四季飘香饼店总有饼店吧:
………都是卖蛋糕的。
全国范围内再搜:
.....................